芥子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是的,李渔不仅是词曲作家,也不仅是文章家 [复制链接]

1#

康熙八年初夏,李渔金陵芥子园落成之后,许多朋友赠送了别开生面的匾额,其上联是对李道一生文化成就的绝好概括。确实,李渔固然著作等身,文备众体,但他绝不仅以文章知名。与他同时代的许茗车说过:“今天下谁不知笠翁?然有未尽知者,笠翁岂易知哉!止以词曲知笠翁,即不知笠翁者也”。是的,李渔不仅是词曲作家,也不仅是文章家,他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,他是一位文化巨人,是一位历尽劫难而不倦劳作的文化巨人。

首先,他是明清之际的诗词作家,他留下各体诗词一千余首。李渔自称平生有二绝技,其一是辨审音律。他“初辨四声时,发尚未燥”,即被誉为神童,由于他过人的天赋,所以作诗填词毫不费力,驾轻就熟,数量可观。他八岁即能写诗,但由于“灾于兵火,百无一存”,现在能读到的已很少,从他早期的诗歌中可以窥测到早熟的诗才。随物赋形,构思奇巧,造语平易,意境清新,是李渔诗词的总体特点。

李渔著有《笠翁论古》一书,共收史论一百三十余篇,一事一议,篇幅短小而多有创见。“有翻案,有定案,不执己见,不依人墙字,不立非非之堂,不矜寨察之照,而究归于理之所然,心之所安而止。”他敢于疑古翻新,借古讽今。他为东方朔鸣不平,做翻案文章。他正确评价了东方朔的品行、学问、功劳,言之有据,令人信服。他还列举历史上管仲与鲍叔交谊,管仲分财利多自与的史实,发出“此风倡后人争效,鲍叔寥寥管仲多”的慨叹,讽刺人心不古的世态。唯此,李渔亦不失为一个卓有见地的史论家。

在清初文坛上,李渔主要是以曲家名世的。不错,他有《李笠翁十种曲》传世,即《怜香伴)、《风筝误》、《匾中楼》、《意中缘)、《風求风》、《奈何天》、《比目鱼》、《玉搔头)、《巧团圈》《慎交》,这些剧作都本着劝惩和愉悦的目的,从不同的侧面多角度、全方位地反映了明末清初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。《风筝误》是《十种曲》的代表作。

作品以一只风筝为线索,紧扣一个“误”字,以一个官僚家庭为主要窗口,从家政写到朝政,从家风写及世风,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心不古、世风日下、道德沦丧的社会现实。长于治国,南征北战的西川招讨使詹烈侯在家里却被两个小妾弄得一筹莫展,寝食难安,只好将一宅分为两院以求瞬息安宁。作者在《闺哄》出下场诗中云:“不会齐家会做官,只因情法有严宽。劝君莫笑乌纱弱,十个公卿九这般”,揭露了封建官僚外强中干的普遍特性。在针砭时弊的同时,剧作也赞扬了男女青年追求爱情幸福的反封建精神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